我要月捐 回顶部

志愿者导师故事 | 李明挠:野草固然坚韧,但需要沃土才能绽放芬芳

528浏览    2025-04-02发布

李明挠:野草固然坚韧,但需要沃土才能绽放芬芳

沿着公路往前走,一直走,一直走,走过城市,走过丛林,走过群山,走到尽头,就走到了我的家。这条蜿蜒的盘山公路如同时空纽带,一端系着黔西南喀斯特山区的农耕沧桑,一端连着现代文明的曙光。

二十四载寒暑,我从云贵高原的放牛娃成长为热心公益的志愿者,从仰望星空的追梦人蜕变为扎根大地的实干家。在这条路上,我向着光,追逐光,期盼着成为光,见证着无数萤火之光汇聚成熠熠星河。

67ed178db034f.jpg


向着光:破土而生

童年记忆里,家乡的山水总裹着白涔涔灰蒙蒙的雾气。喀斯特地貌特有的石漠化土地,让祖辈们世代在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的困境中挣扎。小学最好的玩伴小军,初一没读完就背着比身子还大的行囊下了广东,上次见到他,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只不过是几本书的距离,命运的岔路口就这样悄无声息地铺展开来。

阳光书院罗主任在新生大会上承诺:我们不会让任何一个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辍学。这句话像一道光劈开混沌,让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知识真的能改变命运。高中时期,宁波石浦中学的老师们、学弟学妹们无私捐献的学费,无数陌生人的善意,像春潮漫过干涸的土地。

犹记得南京大学迎新日,吕建校长握着我的手问:老家是哪儿的?有什么困难都可以和学校说。那一刻,我忽然明白:野草固然坚韧,但需要沃土才能绽放芬芳。

67ed17b3a4397.jpg


查阿姨是我公益路上永恒的灯塔。三十年间,这位布衣善者始终一袭素衫,穿梭于崇山峻岭间,不求回报不问功名的将近百名寒门学子的命运托举成翻越大山的翅膀,让他们有机会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而不是桎梏在大山深处,在家长里短柴米油盐的困厄中消磨翱翔的潜能。(查阿姨是高中时期帮我联系资助的爱心人士)

当我提笔想要写下与查阿姨相处的情景之时,竟不知从何处落笔。不知道该写第一次和她通电话时温柔体贴的语气和善解人意的鼓励,还是该写她多次利用周末闲暇时间驱车上百公里走访的不辞辛劳,亦或是该写每次去学校看望我时总不忘带上的牛奶时鲜,或者该写那年的520,专门跑来学校送上红包以及满满的祝福。每次去查阿姨家探望她时,都能感受到如家一般的温暖,无拘无束。

今年回家,我去探望了查阿姨,从她口中得知已多次拒绝了颁奖和报道,她说:我做这些又不是为了拿到什么荣誉,就只是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孩子实现读书的梦想。留得丹心在,敢把浮名抛,查阿姨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将公益二字从颁奖台的聚光灯下,种成了大地理深处的根系,那些她播撒的星光,终将在无数少年眼中长成银河。

我笨拙的笔尖悬停良久,既摹不出她婉拒表彰时的淡然浅笑,也绘不全她跋山涉水时的温暖剪影,唯有向着这一份光,在一个个春天,去播撒下更多的希望。

67ed17d9828a7.jpg


追逐光:打磨初心

在阳光下长大的孩子,向着阳光,在查阿姨的精神感召下,我迈出一步又一步,志愿服务轨迹逐渐延展成星图。

大一刚入学,我就报名参加了志愿服务活动。初次在敬老院陪伴老同志时,老人颤抖着手说:当年我们举着火把建设中国,现在该你们举灯了。这句穿越时光的嘱托,如星火点燃了我大学四年的志愿征程,成为69次志愿服务、500小时服务时长的起点,从此,在志愿服务的舞台上,我翩翩起舞,也逐渐懂得:善意不是孤立的火种,而是需要传递的永恒光芒。

前往佑康康复指导中心陪伴精神障碍患者培育花生芽,让他们体会到劳动最光荣感受自食其力反哺家庭的乐趣意义,当大家捧着自己培育的花生芽笑得像个孩子,我忽然明白:公益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而是彼此温暖的治愈;从校园民族文化节的歌舞海洋到图书馆迎新的阡陌交通,从党员先锋岗的助学护航到红山动物园百兽之王的生命教育,我触摸到善意生长的万千形态。

67ed1806e0fa1.jpg

多次前往博爱残疾人之家,陪同残障人士放风筝、玩游戏、做烘培、办展览,在救赎别人的同时,救赎自己,在培土浇水的日常里,共同重建着尊严的坐标系。

血液中心的捐献经历,是一场生命的加冕礼。第一次前往血液中心捐献血小板之时,心里是忐忑不安的,针管连接血管的瞬间,我感受到了血液的滚烫、生命的澎湃,低血糖的眩晕中,葡萄糖的甜与离心机的轰鸣交织成磅礴和弦。一次次收到血液中心送来的节日问候,我触摸到了善意最本质的模样,它从不是单向流动的施予,而是在传递中不断增殖的能量,就像那位老同志传承的火把,当我接过时是微光,传出去便成星河。

 

成为光:播种希望

当我在爱心暑托班教孩子们唱响《苔》时,他们清亮的童声在教室回荡: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是的,每朵苔花都有绽放的权利,每个孩子都应被看见。我想成为那束照亮他们前路的光,就像当年照亮我的那些星辰,最动人的风景,永远是萤火之光汇聚成的璀璨星河。

做过了很多次志愿服务,走过了许多路,遇见了许多人,也看到了很多不一样的风景,然而,夏令营志愿者的图景在我脑海中一直存在空白,直到2023年的那个夏天,我补全了最后的这一块拼图。

如果要问弘慧阳原乡村训练营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我想,是全部,是所有,是一切。每一间课堂,每一个活动,每一次相遇,每一个瞬间,打破交流的隔阂和壁垒,纵情享受沟通交流快乐玩耍的乐趣,在室外演唱会中歌唱心声绕梁三日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在报纸时装秀上尽展心灵手巧阳光帅气落落大方,在我是演说家中畅所欲言口若悬河慷慨激昂,在团队挑战赛中精诚合作互帮互助披荆斩棘,在世界咖啡屋里激情驳辩踊跃发言掷地有声,在真人图书馆里虚心求教孜孜不倦激荡人生,在观影会上情景互换领略人生收获成长,在晚风中看云起云落,听盛夏在耳边歌唱,在轻松愉悦中度过训练营时光,在似火盛夏里快乐成长!

67ed1847255a1.jpg

当有学生和我说:小李老师,您比动画片里的老师还酷!很难再有什么,比学生的认可,更让我欣喜若狂,用爱浇灌的课堂,必定会收获炙热的美好。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块金子,这才有了今日中国的金碧辉煌富丽堂皇,正如感动我的不是半个月付出,是难以忘怀的人。

最难忘是家庭破碎生病数日没钱买药的Q同学,却善解人意乐观开朗;最难忘是父母离异身患白血病的J同学,却豁然大方博闻强识;最难忘是敏感孤僻的C同学,却乐于和志愿者沟通交流;最难忘是悲观自闭每夜需要志愿者陪聊安慰的Z同学,却文采斐然富有思维;最难忘是调皮贪玩的R同学,在传音卡中写道:老师,在你们来之前,我觉得学习没有意思,不想好好学习;在你们来之后,我觉得学习也很好玩,以后我要好好学习。

感谢在那个热烈的夏天,遇见一群热情的孩子,用14天不长的时间,去做一件影响一辈子的事情,用爱的音符,去奏出美的乐章,身为榜样,化身微光,点亮前方。

67ed18dae6e05.jpg

把资助当使命的查阿姨,在敬老院讲述峥嵘岁月的老人,用画笔描绘梦想的山区孩子,还有那些在公益路上默默前行的同伴,我们每个人的故事,都是时代天幕中的一束荧光,正是这些荧光,终将汇成皓月。

从放牛娃到大学生,从受助者到助人者,蜿蜒的盘山公路在乡土与城市的交织中,见证着我的蜕变。从小到大,父辈对我们年轻一代最宏大的期盼就是丢掉锄头把,走出大山,然而,从泥土里长出来的树苗,根永远在大山深处,走出大山不是终点,带着更多人走出大山才是归途。我终将回到那片生我养我育我的土地,在乡土最需要的地方,在石缝里培育希望,书写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山海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