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帆是泥土中挣扎出来的成功者,教育将他塑造成型,知识又让他脱胎为金属身躯。再次回到泥土中,他的步伐和姿态显然不同了。他在泥土中建立一家教育基金会,让它在山村中生根,枝叶蔓延。
几个山里的中国孩子,生于泥土,长于泥土,他们衣衫褴褛,脚踏宿命,背柴、赶猪、扛起锄头⋯⋯不经意间,被人抓住神形,逐个捏成泥胎,然后翻模成铜,粗粝、沉重,硬生生地在北京展出。
这是《中国孩子》雕塑作品的一部分,作者是清华学子、青年雕塑家石富。2013年,弘慧教育发展基金会(简称“弘慧基金会”)创始人张帆回清华母校参加拍卖会,他不懂拍卖,也不搞收藏,但看到这组作品,动了心,觉得应该买下来。
竞价金额不断升高,张帆志在必得,他叫出了全场最高价,10.5万元。
他拿起话筒:“我来自湖南西部,自己也做了一家教育基金会,这应该是种情结吧。”
走出泥土
在张帆之前,县里已经有几十年没人考进过清华大学,即便他成绩一向优秀,也从未有将清华写进高考志愿表的胆量。他是农民的儿子,想走出泥土,要经历更多摔打和自我灼炼。北京不过是他的梦,时而一闪念罢了,这易醒的梦中,天堂的名字叫做清华大学。
他本是保送生,可以免考进入湖南大学土木工程系。“学校跟我谈的时候,我居然拒绝了。”他想来想去,认为自己应该离开湖南,到更广阔的世界闯一闯。
1989年夏日,骄阳炙烤着北京,也炙烤着湖南,张帆满怀希望走进高考考场。考试结束,原本要先估分,再填报志愿,但这一年形势反常,一直没有估分,而是直接出了分数。
“我们校长说你的成绩不错,在全(湖南)省大概排十几名。(当时)清华在湖南招七十个人,我就填报了。”
那一年,梦想照进现实,张帆考入清华水利系,成了清华学子。他就像那组雕塑中的一个,从泥土脱胎成金属,但本质仍在,是有金属质感的泥塑,他注定要与那些长在泥土中的生命结下因果。
改革开放让中国城市经济突飞猛进,张帆本科毕业后,眼睁睁看着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在老家湖南的一些山村里,还有很多孩子要背柴、赶猪、扛起锄头。既然自己的命运因教育而改变,那么理所当然地,他也可以用教育去改变那些乡村孩子的命运。
2001年,张帆出资6万元,又找了四个朋友,一共凑了8万,存在一位老师名下,用这笔钱资助了几个湖南老家的高中生,每年支出大概一万元。“一个学生一年两千五,那个时候想法还是比较简单。”
这一年,距离《基金会管理条例》正式施行还有3年。
3年后,政策放开,张帆开始想要成立一家基金会,系统专业地做公益。“要做的话,我觉得就要有一个规范化的做法,才能够长期做下去。”但他多处咨询,发现难度太大,暂时没有成功的可能。
2007年,资助账户里的钱快用光了。当时张帆个人的经济条件也逐渐好了起来,大环境虽算不得成熟,但温度已相对适宜,他再次萌生了做一家基金会的打算。
他的好友帮他分析,第一,他还年轻,没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做公益。其次,做基金会的投入很大,担心他没有足够的资金。张帆没犹豫,“等有钱,有时间,我不知道那要到什么时候,有些事情还是想做就做吧。”
他开始为成立基金会东奔西跑。恰巧,他当时做了一个不错的商业项目,2007年上市,第二年,他得到清华创投项目给他的1000万奖励金。钱有了着落,还有更大的问题需要解决,他必须按规定,给基金会找个“娘家”。
“对我来说,肯定是希望湖南省教育厅能成为我们的主管部门,但打了几次报告,都没有得到认可。”他又找到湖南怀化市教育局,几番沟通,这个“娘家”才终于认了素未谋面的“女儿”。
张帆拿出300万,又找来一些朋友加入,2008年,正式创立弘慧教育发展基金会。“那时候也没想过,不知道基金会的运行状态是什么,也没想过今天会是这样一种格局。”
2001年开始,经过7年“不专业”的公益尝试,张帆正式转身为公益人,又经历7年的专业化努力,时至今日,弘慧基金会不但在湖南长沙设立项目中心,还在北京设立了运营中心,已资助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学生共1300多人,发展弘慧教师近400人。
2015年5月,沅陵弘慧班寒假联谊活动
自我塑造
张帆是泥土中挣扎出来的成功者,教育将他塑造成型,知识又让他脱胎为金属身躯,再次回到泥土中,他的步伐和姿态显然不同了。
弘慧基金会成立时,张帆就想好了方向—弘慧基金会是家以长期心灵关怀为主要内容的操作型基金会,经济扶助是它的公益切入点。
他观察到,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心理健康问题,而学校更关注学科教育,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少有关照。“学校是相对简单粗暴的管理,那种(把学生)封闭起来,尽量保证不让大家的人身安全出事。”同时,乡村教师因为社会认可度不高,收入偏低,普遍看不到作为教师的职业荣誉感,以至于一些教师出现职业倦怠。这些问题不只出现在乡村,也出现在城市,程度不同罢了。
张帆知道这是社会发展的代价,作为民间组织,暂时无法也无力完美解决,但他找到了改善的方式。
“我思考,我们在农村教育的体系当中该导入一些什么东西?所以我打造了一套‘长期陪伴、深度传承和循环’这样一套体系。”以经济资助为切入点,弘慧基金会发展出了筑梦、圆梦、传梦、弘道四大类公益计划,不仅涵盖小学、中学、大学乃至大学毕业生,还培养兼职、专职的弘慧教师,对其提供经济扶助的同时,开辟渠道,让他们获得更多职业培训和交流的机会,以提升职业能力,对学生进行长期陪伴。
这四类计划环环相扣,鼓励学生用知识改变命运,同时也帮他们塑造公益人格,鼓励他们反哺家乡。
“筑梦计划”面向山区中小学生,经济扶助的同时,重点推动精神辅助和心灵陪伴。同时,在项目学校推行辅导员制度,将参与项目的老师培养成弘慧学生的专门辅导员,并对他们发薪。张帆并不想蒸“大锅饭”,他的资助理念是“让那些真正想靠读书改变命运的孩子得到扶助。”因此,弘慧的资助标准是“贫中选优、优中选贫”,以此鼓励学生们主动争取。“实际上我们这个奖学金的标准还放得比较宽,例如他的成绩列入前十五名,我们会从中选两三个相对贫困的孩子,争取到奖学金,他们是有自尊的。”
夏令营和训练营是“筑梦计划”的主要活动方式,由弘慧资助的大学生和其他大学生志愿者策划主题活动,定期举办,如今已有涵盖小学、初中、高中的五个子项目。张帆有意将相关活动“序列化”,沅陵县筒车坪九校已是弘慧基金会的项目活动基地。
“圆梦计划”是长期陪伴的深度延续,以“弘慧学子联谊会”为平台,为走出大山但还未正式参加工作的弘慧学子提供帮助。“联谊会本身就是一个自治组织,未来要发展成为一个专注农村、专注教育、专注公益领域的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机构。不仅服务弘慧,还会服务其他机构。”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一座座乡村变成城镇,张帆并不认为乡村等于落后。“我觉得乡村应该有它独特的生态,怎么样让它回归,变得更有吸引力?”张帆又为弘慧打造了“传梦计划”,资助弘慧大学生完成学业,并鼓励其反哺家乡。其中“学业扶助计划”有单独的资金池,独立核算,学生要拿出内容详尽的申请报告,主动申请。一旦通过,还需要签订协议,承诺正式工作510年内捐回此前申请的助学资金,并每年提供志愿服务至少二十小时。
“一方面,我们不至于让这个项目成为包袱。另外一方面,这个过程中,也培养了一些优秀孩子的付出、担当精神。”
张帆知道,可能不会所有的学生都选择“捐回来”,但他觉得“这不重要,重要的这种导向。”
张帆看到了农村发展的薄弱处,也看到了机遇。农村教育、医疗,将是弘慧学子反哺家乡的主要倾注方向,而农村养老产业,是张帆替返乡的弘慧学子们看到的商机。“城市养老的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乡村是适合养老的,交通已不是什么问题了。如果把这一类的东西逐渐导入,那‘传梦’这个体系的发展空间会更大。”
2014年10月,秋季走访桑植站
土生土长的基金会
不久前,张帆到美国出差一个月,半个月时间用来考察教育类公益机构。他去过美国很多次,多为商业目的,这次目的不同,收获也不同。他去了很多高校、中学,也参观了很多公益组织,进行交流研讨,整个过程远远超出他的预期,让他大为震撼。
“为美国而教”(Teachfor America,TFA)是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生玟迪·蔻普(Wendy Kopp)创办的组织,该机构发展至今已25年,在全美全职员工2000多人,纽约总部办公室就在华尔街铜牛旁的大楼里,三层楼,办公室7000多平米,装修豪华。“你会很惊讶,这是慈善组织吗?这是公益机构吗?”
张帆一直认为,创立弘慧基金会就是创业,但他从未想过“公益组织可以做得很大很大”。“它的社会影响力完全可以跟一个大的商业机构媲美,它不单纯局限在某个角落。”
弘慧基金会创立之初,张帆就打算做专业的公益机构,但他并未清晰认识到“专业”并不单指项目是否成功、是否能自成系统。最初,他甚至不考虑招聘全职员工,觉得钱应该花在刀刃上,只靠自己和一些理事贡献公益时间。
弘慧基金会官网上一直放着一张动态的“身体力行榜”,统计弘慧理事、志愿者所投入的公益时长,张帆一直是榜单上的第一名。
2009年前的几年中,张帆忙得要命,见客户,谈合作,每年要乘200多次航班,几乎天天在飞。终于,重病袭来。他坚持到当年8月底,按原定计划走访了弘慧基金会项目覆盖的一些县,回到北京便直接住进医院,一住就是3个多月。这场大病,成了弘慧基金会成长的重要转折点。
张帆在医院想了很多,关于弘慧的未来发展,并不能单靠理事长的投入,也不能靠理事们的情怀。
那以后,弘慧才开始招聘全职员工,并开发专业的信息管理系统。
“弘慧是山沟里长出来的机构”,自下而上的生长方式必然要面对强大的地心引力—它的伸展范围是有局限的。
同时,由张帆牵头,吸引其他有乡村生活经历的理事加入,大家往往更专注于具体项目,对基金会的战略发展关照不足。如何做专业筹款?发展怎样的项目才更吸金?传播要如何做?怎样让机构融入中国公益大家庭⋯⋯长久以来,这些问题并不在弘慧理事会的议事范围之内。即便这样的成长方式相对更纯粹,成果更明显,但相比那些仍在不断壮大的“机械师”,弘慧显然是“区小队”的思维方式,一直处于半封闭状态,保守有余,张力不足。
2014年年初,张帆看到一本中国教育公益机构名录,该名录2013年年底成稿,收录四千多家机构,居然没有弘慧基金会。张帆苦苦打拼十几载,弘慧基金会的项目也已发展成相当规模,却连公益同行都未能关注到自己,这让他很受打击。
“我发现我们太过于埋头苦干了。”
此后,张帆开始增加与公益同行的接触频率。今年,弘慧与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合作,为弘慧基金会导入12个“梦想教室”,扩大受益学生群体,同时,培训梦想课老师。
重病住院,成了弘慧基金会成长中的转折点,不久前美国之行,是张帆代表弘慧基金会对世界的一次观察,不出意料的话,这必将会成为弘慧的另一个转折点。
本文选自《中国慈善家》2015年11月刊
原文标题《张帆:让教育扎根泥土》
2986浏览 2024/11/15
16009浏览 2024/07/30
17605浏览 2024/07/10
21300浏览 2024/05/13
21580浏览 2024/05/14
20920浏览 2024/05/13
21034浏览 2024/02/28
23983浏览 2024/02/28
24765浏览 2023/09/20
25210浏览 2023/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