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月捐 回顶部

从“捐赠者”到“收获者”——弘慧行有感

4571浏览    2013-01-29发布

很荣幸能够代表润言上海参加弘慧基金会组织的长沙暑期实践活动,非常感谢所有的志愿者、带队老师和秘书处的精心、周到的安排。五天满满的行程——从素质拓展到参观三一重工,从座谈会到节目汇演,和一大群95后一起游戏、谈心、远足,让我这个长期出差、缺乏运动小白领不仅动了筋骨,而且在心灵层面也做了一次洗礼,感觉青春好像回来过。

正如中欧商学院的捐赠者代表在理事会上谈到的,参加这个活动我们虽然是“捐赠者”,但其实我们收获了很多。我也有同样的感受:充实的五天行程,让我不仅收获了新朋友(有年轻的小朋友,也有充满智慧和见地的大朋友),也让我的内心中得到了很多感悟(包括自身的和团队建设),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了更多的反思。

首先,最直接的收获是,自己工作中和生活中积攒的负能量在本次活动中得到了有效的释放。参加本次暑期实践活动的志愿者和团员基本上都是95后,年轻是属于他们最大的资本。第一次和他们接触,就是周四晚上的谈天会——聊高中生活,聊大学生活,聊考试技巧,但我和婷娜作为“过来人”反复和他们强调的是,要学会交朋友,要开始思考理想这件事,要开始培养自己的兴趣,要逐步建立自己的个性和人格。小朋友们对于未来的种种向往和困惑,也把自己带回了“青春期”,回忆起了当初的梦想。工作三年了,当初的踌躇满志“change the world”的种种理想又在体内重新循环了一次,这也让积聚的负能量得到了有效的释放。整个行程结束,在起飞回上海的飞机上,突然理解了陶总之前和我说的“去弘慧活动休息一下”的深层含义。本次长沙之行,是一次充电的过程,也是释放负能量的过程,同时也重拾了最初的梦想。

其次,认识了很多新朋友,有大朋友,也有小朋友。先聊聊给我印象深刻的小朋友。曾经的润言赢帆奖学金获得者,后以优异的高考成绩考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向泽华。向泽华是领队,是一个带着黑框眼睛的文静姑娘,而爱笑的、充满求知欲望的眼睛却让人印象更加深刻。她还是一个活波开朗有号召力的领队,印象很深刻的是一幕是在去橘子洲头的路上,向泽华的队伍绝对是“摆拍控”,每到一个景点,大家就使出浑身解数配合景点凹出各种造型。因此他们队伍走得最慢的,但确是最有激情的一队。要知道当天的气温近40摄氏度,“晴空万里”对于他们可不是什么好消息,他们确是一路高歌挺进,洋溢着青春的气味。我想一个好的领导大概就是这样,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优越的还是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够让队伍拧成一股绳,形成自己的文化,不断向目标进发。这个姑娘我们润言会长期跟踪,希望有朝一日她能来我们这个大家庭。

而那些充满智慧和个人魅力的大朋友就只能用淡墨白描,怕一不小心写成了“水浒传”。拥有中国士大夫气质、和蔼可亲的“带头大哥”张帆先生,集美貌和优雅气质于一身的黄飞燕女士,思路彪悍、口才一流的汪志刚理事,统观全局、思维缜密的王飞理事,好爸爸许乐平理事,博学多才的杨流学理事,热心肠的李薇李大状。还有身材修长精干的副秘书长李琦,热心公益事业的杜氏姐妹花。

参加完整个活动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从“羞涩、腼腆和封闭”到“创新、改变和勇敢”,一个人的突破需要多长的时间?这些孩子们给我的第一感受是羞涩和内向的,就连大声地说出自己的名字的勇气都是缺乏的。但是我很难想象在闭营仪式上他们每一小组带来的别出心裁的presentation以及节目展示。印象最深的是那场时装展示秀,孩子们用最简单的纸和笔,让整个show场拥有统一的主题、服装的裁剪拥有统一的风格,简直堪比众多时装大赛的概念作品。原创性、创造力、团队展示能力,这些词语似乎将我对他们的印象彻底击破了。3天就能够改变一个人?

我想这种种改变正是团队的力量。从个体角度看,他们每个人可能是羞涩和腼腆的,通过自己一个人可能要付出巨大努力和决心,才可能有些许的改变。但是当他们个体进入到一个开放、良性的团体中,这些改变过程的时间将大大缩短,得到催化。总结下来,好的团队的基本要素可能包括一个好的领导的示范效应,一个好的团队的带动氛围,一个好的评价体系的保障。当然也离不开每个人为了团体的荣誉而改变自己的决心。弘慧暑期实践活动拥有个人魅力较强又极富责任心的领队和志愿者,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基金会秘书处安排的行程和内容开放、积极、多元,让队伍与队伍之间的竞争处于一种良性的竞争环境中,脱离了应试教育中单一评价标准的限制。我们自己的公司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团队,我们公司的很多人本质上是内向的,但是在润言这个大家庭中,又不得不改变自己、突破自己。用春总的话讲,“不断地逼自己”。后面我想加一句,不光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团队。

暑期社会实践对于孩子们的意义是什么,这是理事会上的核心问题之一。对于那些山里面的孩子们,本次暑期实践的作用可能不是功利性的、不是立竿见影的。回到学校里,他们可能还是那个腼腆的娃,还是在高考这座独木桥上挑灯夜读。但是不妨看的稍微长远些,当他们毕业后,进入大城市求学的时候,我可以预见到他们是会遇到很多挑战和不适应的。比如,生活习惯的差异,对金钱的不同看法,对优秀的评价标准的改变。这个时候他们内心中的“自信”和“勇气”就显得尤为重要,也许他们可能会想到这次夏令营中自己的改变,想到自己对于新环境的快速适应,如果可以让他们在未来快点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方向,还有什么比这个更有意义的。

整个活动中,对我自己触动最多的是弘慧基金会理事会的务虚会议。周五的晚上,在小朋友们都去新东方听讲座之后,整个理事会和我们几个捐赠人代表留下来进行了一场务虚会。虽然名为务虚会,但是谈的都是实实在在的问题:理事会、秘书处、捐赠人、受益人、学校、老师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在捐赠方面,评价的标准到底是贫困,还是优秀?如何让捐赠人更多的参与进来,而不仅仅是提供资金?当天晚上的讨论可以说是激烈的,大家没有保留的讲出自己认为基金会存在的问题,有辩论,有协商,有极具建设性的意见,也有高瞻远瞩的战略。但是大家只有一个目的,希望基金会发展得更好,走得更远,能够帮助到那些更加需要帮助的孩子们。这样的务虚会绝对堪比一节精彩的MBA课堂讨论,让我感觉很新鲜,也很有营养。

作为一个曾经的新闻工作者,我当时的想法是把这场务虚会记录下来,然后剪辑制作成一部纪录片《中国内地非公益组织在行动》。看到这么多人,为了同一个目标走到一起,非常严肃认真的讨论标准、原则,具体执行中的办法,如何解决困难。我想这就是创业的魅力,尤其是在NGO组织中创业的魅力,一种并非为了利益,而是为了一个简单的理想,而不断努力希望做到尽善尽美的状态。